在中国古代学问流派众多像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兵家,但随着时代的更替,以及帝王对这些学术的认同与不认同,这些流派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打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儒家在宋朝时的一个分支,也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其他儒学,王阳明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
在中国古代学问流派众多像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兵家,但随着时代的更替,以及帝王对这些学术的认同与不认同,这些流派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打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儒家在宋朝时的一个分支,也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其他儒学,王阳明的心学又其独到之处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少年时随父迁居会稽山阴。因为他曾在会稽山阳明洞里修炼,所以世称阳明先生。他本名王云,是琅琊王氏后裔,也就是王羲之、王献之一族的遗脉,家世传承有道教背景,道教的神秘主义传统在王阳明身上有着突出的体现。《阳明年谱》里记载了他出生时的种种异象。据说,王阳明出生当夜,他的祖母梦里听闻鼓乐之声,有绯衣神人自云中将一婴儿交托给她。梦中惊觉时,阳明就诞生了。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其家世背景中的神秘主义倾向的充分体现。虽然出生时有种种异象,但阳明直到五岁都不会说话,直到一天一个道士从他旁边经过,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也就是说,这么好个孩子,你把人家来历给道破了,那怎么行呢?于是更名为王守仁。
二十岁时(一说弘治五年,即王守仁二十一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浙江乡试,与胡世宁、孙燧同榜中举,其后,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
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说,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却为之懊恼为耻”。
他的真正含义是知行合一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方面。很简单,今天吃肉啊还是吃素啊,两个知,去这个公司上班还是去那个公司上班啊,两个知,甚至十几个知,你可以分析各种情况,最后采取行动。在这样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导行,然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知是实践得来的,或者通过他人的讲述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种包装了的知,这种知指导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动。
阳明心学的精华就在“良知”两个字。“心”比较玄虚,但“良知”很实,对老百姓很受用,流传很广。所以王阳明晚年很少讲“心”,而专门讲“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天理,是是非;人人皆有良知,关键是如何致良知。在《传习录》中,“良知”“天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语。“良知”出现324次,“天理”出现139次,所以阳明心学也叫“良知学”。梁启超有一篇名为《王阳明致良知之教》的文章,非常经典,专门阐发王阳明良知学的精髓。
王阳明到了晚年提出了“致良知”说,这是对知行合一说的发展。这一学说的提出,标志着其心学哲学逻辑结构的最后完成。
良知说是“百死千难中得来”“千古圣学之秘。”“孔门正法眼藏。”
某近来却见得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朝夕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此两字不出。缘此两字,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觉。
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
故说此两字穷劫不能尽。世儒尚有致疑于此,谓未足以尽道者,只是
未尝实见得耳。近有乡大夫请某讲学者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某答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寄邹谦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