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就像中国的诸子百家,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反应一个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世人皆知,更是中小学时就要求去看的名著。但是其中晦涩难懂的政治主题却不一定是小孩子能懂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都有哪些吧。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灵魂人物,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反应一个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世人皆知,更是中小学时就要求去看的名著。但是其中晦涩难懂的政治主题却不一定是小孩子能懂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都有哪些吧。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对莎士比亚有了解的人,一定会是看过《哈姆雷特》,这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在那个时代,本剧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简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迪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迪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
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迪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迪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迪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评价:《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悲剧亲密接触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索。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在这一由深爱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应该指出,《哈姆雷持》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这段悲剧性的爱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应结合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
“尽管贫穷却感到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是非常的富有。而那些尽管富有,却整天担心什么时候会变穷的人才凋零得像冬天的世界。”
简介: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评价:《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奥赛罗》还包括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关于《奥赛罗》一剧的评论,据知早在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就有人热情肯定此剧:“从诗行与剧情,特别是从剧情来看,它是一出很好的戏”,主要人物“描绘得好”;“诱惑的场面”卓越地显示了伊阿古恶人的“癖性”。
“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简介:年迈的李尔王想要退位,希望把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在分封的时候,他让每个女儿都说说对他的爱戴,以她们对他爱戴的程度给她们分配国土。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竭尽全力赞美国王,只有小女儿考狄利娅因表达了自己朴实而真挚的感情被李尔驱逐,但因为她的诚实得到了法国国王的欢心,去法国做了王后。
在把国土分给两个女儿之后,李尔王的两个女儿经过商量以后决定让李尔撤掉他当初的100个随从,不然就不让李尔王住在她们的宫廷。李尔王认为这是自己误解小女儿,理应受到两个女儿的惩罚。三女儿在法国得知李尔王的困境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支军队,秘密在英国登陆,因为放心不下李尔王,所以特地在开战前,来探望李尔王。
最终,小女儿的军队大败,她和李尔王都被抓起来了,埃德蒙发布秘密处以他们绞刑的命令,直到他死前才揭露这个密令,但已太晚,虽然李尔王杀死了想暗杀小女儿的凶手,她还是死了,李尔王过于悲伤,最后崩溃而死。
评价: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李尔王》似乎不像《哈姆雷特》那样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生存意义的无限思考,不像《麦克白》那样带给人们成功酒越权威的英雄的快感,也不像《奥赛罗》那样用自己无畏的痴情赚取无数观众同情的眼泪。布雷利认为,《李尔王》是莎土比亚“最伟大的作品,最杰出的剧本却又是最不受欢迎的一部”。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简介: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
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死,麦克白无一丝难过。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
评价:这部取材于史料的悲剧虽然篇幅较短,其长度只有同期创作的悲剧《李尔王》的三分之二,但其深刻的主题、严谨的结构和糖湛的艺术,使不少评论家认为它是莎士比亚最优秀的悲剧之一。著名的莎剧评论家S·C·波尔曼甚至认为,在莎士比亚用史料创作的悲剧里,《麦克白》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