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中国的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我国还没有研发自主的定位地图,必须依靠外国的定位系统,因此多了一分信息泄露的嫌疑。现如今,北斗地图的诞生,方便了我国的定位系统。我国自制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中的北斗地图确实非常好用。 1、北斗地图 北斗地图是一款基于北斗卫星精准导航服务的基础位
在以前中国的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我国还没有研发自主的定位地图,必须依靠外国的定位系统,因此多了一分信息泄露的嫌疑。现如今,北斗地图的诞生,方便了我国的定位系统。我国自制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中的北斗地图确实非常好用。
北斗地图是一款基于北斗卫星精准导航服务的基础位置服务工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1A已经结束任务),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中国以后生产定位服务设备的产商,都将会提供对GPS和北斗系统的支持,会提高定位的精确度。而北斗系统特有的短报文服务功能将收费,这个功能的实用性还有待观察。
2011年12月27日起,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北斗已经宣布在2012年底前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服务,民用服务与GPS一样免费。 2012年10月下旬一个导航卫星网络将构建完成,覆盖中国以及大部分亚太地区。 2012年12月27日,[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运行,同时发布了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
运用于北斗系统的电子导航地图在北斗民用化发展中的具有开拓性意义。各类民用车载、导航终端上的北斗地图,配合专用北斗芯片进行定位、导航,在大众化应用上展现了巨大潜力。 基于北斗/GPS卫星导航定位的北斗地图作为一款基于北斗卫星精准导航服务的基础位置服务工具,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衣、食、住、行、商家信息服务,让广大用户出行无忧。
北斗地图作为一款以中国北斗卫星提供的精准卫星定位为依托、以实地测量的精准地图数据为基础、以用户易于使用为核心的导航服务工具,具有直观便利的道路指引、清晰明确的语音提示,新增了主辅路、环岛、高速明确的道路标牌及实际道路提示,让用户对路线情况一目了然,在复杂路况下也可从容应对。北斗地图还可以根据实际路况给出智能化的路线优化建议,提高出行效率。 北斗地图可实现北斗与GPS的兼容操作,将进一步以北斗精准时空位置服务为基础,在地基增强系统的技术支撑下实现室内定位和位置服务,解决用户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2018年1月8日,北斗科技集团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举行的“北斗物联全球发布会暨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北斗地图,预计2018年5月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