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张九龄吗?你了解张九龄这个人吗?提到张九龄你会想到什么?张九龄并不是一位现代人,也与那位闻名中外的的宋庆龄等人没有任何关系,也和三字经中能温席的香九龄没有任何关系,他是唐代的一位著名的宰相。那么你想知道张九龄这位有着女孩一般名字的宰相的故事吗?你想了解张九龄的
张九龄唐朝一代宰相,少年成名,聪明敏捷。张九龄在朝为官,有着自己的为官之道。张九龄不光是一位好宰相,他的诗歌艺术造诣极高,张九龄有自己的原则和性格,在他的诗歌中更是把他的想法和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当时的诗坛上,张九龄也深深地影响着其他人,不得不说他是打开盛唐局面的重要人之一。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张九龄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初唐以来,文学变革的主要力量来自一群社会地位不高的文人。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成功同某些具有远见的权势人物的支持有一定关系。如高宗的股肱重臣薛元超,曾举荐杨炯为崇文馆学士。杨以“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王勃集序》)之语,称颂薛氏对他们的文学事业所起的作用,四杰因此能在一时间造成很大势头。四杰、陈子昂之后,到了中宗神龙、景龙年间,应制之风大盛,诗坛有故态复萌的趋势。
“开元之治”繁荣景象渐渐消失,“安史之乱”随即到来。这是唐朝政治从兴旺走向衰败的时期,有才能的正直大臣遭到了排挤,阿谀奉承的小人们受到了重用提拔。这都与一干就是十九年宰相的他有着莫大的关系。什么是小人?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笑里藏刀、阴险狡诈,暗渡陈仓之人。宰相李林甫就是其中一个。
唐玄宗执政二十多年天下太平,宰相管政事,将帅守边防,便开始了奢侈享乐。一次,唐玄宗找宰相张九龄商量提升李林甫为宰相,张九龄说:”这个人心术不正,不可重用。“不学无术,只会一套拍马屁本领的李林甫听此言不动声色,暗地里咬牙切齿。在一次唐玄宗找张九龄商量用牛仙客做宰相得到张九龄否定后,觉得时机已到,便对唐玄宗说:“牛仙客这样的人是宰相的合适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没有大局观。”
不久,唐玄宗再找张九龄商量用牛仙客,张九龄还是不赞同。唐玄宗火了:“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做主吗?”之后愈加心烦,撤了张九龄的职位,让李林甫当了宰相。李林甫自知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为了保住宰相职位,暗地里陆续的把唐玄宗和贤臣们隔绝起来,组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一个团队。这个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的宰相一干就是十九年。纸里包不住火,他的”口蜜腹剑“很多人知道后,也是没有办法,深知皇上连才华横溢的张九龄都不用了,用他,可见此人心机莫测。为了保全自己没人敢对他大动肝火,之后在他的建议下重用了胡人若干,使得胡人安禄山做大做强,就有了后来的”安史之乱“。可以说“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就是李林甫建议唐玄宗养的一只凶猛的老虎。
《感遇.其二》 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可阴。这首诗语言平实,看似平淡的意境里蕴含着作者深深的不平甚至愤懑。对现实的失望,对自身遭遇的无奈,溢满字里行间。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